隨著2013年年報發佈、詳細財務數據的披露,不少上市公司業績的含金量也現出了“廬山真面目”———名目五花八門的政府補助在其中出力不少,一些公司獲得補貼金額甚至占了凈利潤的絕大部分。
  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4月3日,共有1934家上市公司發佈了年報,其中,獲得政府補貼的公司有1350家,占比高達70%,補貼總額為716.46億元。其中,馬鋼股份、岳陽林紙、國通管業、大康牧業等公司都是依靠政府輸血才得以扭虧。
  其實,政府慷慨補貼最重要的目的在於保殼。我國公司上市資格是一項非常稀缺的資源,但由於退市制度標準模糊,鑽法規的空子令公司成為“不死之鳥”或保住“殼資源”圈錢的現象十分普遍。以往的退市規則是連續兩年虧損則要帶上*ST,連續三年虧損暫停上市,連續四年虧損則需退市,而2012年將ST公司退市規則改為“最近一個年度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當年年末經審計凈資產為負”後則對扭虧的要求更高。除了有公司利用虛假資料玩“二一二”游戲(連續兩年虧損後微利)一邊圈錢一邊逃避分紅後,另一些ST公司亦忙於利用同樣的方法保殼,方法是把手伸向政府補貼。例如,已經連續虧損兩年的*ST亞星,就是依靠2013年最後一日的兩筆1749萬和1.36億元的補貼扭虧安全過關,無論從日期或數額均可明顯看出這是為了保殼而發放的補貼。
  政府對於轄內的上市公司“逢死必補”已是潛規則,除了“殼資源”的價值外,亦在於上市公司為其帶來的經濟與政績資源。一方面,推動本地的企業上市,即可快速圈錢獲得巨額融資拉動地方G D P,對於地方政府而言,是變相或更高端的“招商引資”。另一方面,轄內擁有的上市公司數量與衛生文明城市一樣可以作為一個政績認證,甚至可以此作為發達的“證據”,而一旦轄內上市公司退市(多數是國企),對地方形象、政績、招商等均可能帶來連鎖的負面影響。因此,政府補貼上市公司保殼,是出於經濟與行政的雙重利益驅動。
  實際上,政府“不擇手段”地推動轄內公司上市,也是出於同樣的理由。例如,前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到任山東省省長時正逢IPO重啟,出台了規定“2017年年底直接融資比重提高到20%以上”的文件,山東立即出現IPO饑渴。地級市、縣級市紛紛出台財政、土地優惠政策助力企業上市,有些城市為此給予專項經費支持並納入財政預算,對於成功上市的企業還從財政撥出數百萬元的現金獎勵。以前,甚至出現過政府造假“幫”企業上市的案件。
  在資本市場發展初期,由於企業對股份制改造缺乏瞭解,地方政府作主導曾經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理念加深與資本市場發展,政府介入並未減少,只因在這場上市游戲中政府與企業已成為利益共同體。政府拉動了G D P、提升了政績,企業也得到巨額融資,看似是個“雙贏”的結果,實質上卻與資本市場的本質及企業上市的應有動機相悖。資本市場本是為有盈利能力的公司提供融資,亦為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的平臺,優勝劣汰才能保證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政府用補貼為失去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保殼,這種過度介入讓喪失融資能力又無法給投資者回報的股票長期霸占著市場,讓本應成為標準的公司實力喪失參考價值,這種畸形現象扭曲了資本市場的定價機制,亦令企業產生補貼依賴,縱容其不思進取。
  政府以補貼為上市公司保殼,看似給企業和市場幫忙,實質上是越幫越忙。有補貼做後盾,上市公司不考慮盈利只顧圈錢,投資變投機,A股市場亂象加劇,無論是企業或資本市場都在這惡性循環中陷入更深的漩渦。  (原標題:[社論]政府補貼保殼,給市場發展“幫倒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j63pjbk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