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降價就被“維權”的現象,終於在一度堅挺的南京樓市轟轟烈烈地上演了。這兩天,仙林湖一家品牌在售樓盤因跟進“鄰居盤”降價,遭前期業主現場“維權”。旁邊已經售罄的另一家老盤,也在交付時受到被“維權”的影響。專家認為此類現象的出現,恰成為南京樓市出現轉折的風向標。(5月25日《揚子晚報》)
  隨著最近樓市的持續低迷,全國各地有不少的購房者,被深度套牢,於是,全國就出現很多起另類維權、斷供和集體退房事件。像南京市購房者,就打出了退房的標語,進行維權抗議。
  至於購房“吃套者”,包括退房,究竟該不該得到開發商的經濟補償,似乎沒有任何懸念。從現行法律安排以及商品交換契約的精神來講,房價下降的後果當然由購買者獨自承擔。正如有論者所講:“要是買東西都興反悔,那股票跌了是不是也應該聯合起來去找證監會、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去討說法呢?”
  不僅業內專家和社會輿論都公開亮明不支持購房者得補償的觀點,開發商更是旗幟鮮明舉雙手反對。然而,儘管現在一邊倒地支持開發商,不應給購房“吃套者”補償損失,但是,筆者覺得,從開發商的責任、整個房地產行業穩定、維護開發商形象和社會和諧視角來看,開發商應給購房“吃套者”,補償一定的經濟損失。
  一方面,開發商應承擔房價“大起大落”的責任。對於國內部分城市的房價大幅度縮水,與房地產開發商脫不開干係。因為,開發商利用信息嚴重不對稱,掌控著絕對的定價權,換言之,房價由開發商隨意張口,而消費者只有被動接受。進一步說,正是由於開發商不是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來合理核定房價,所以,才造成目前的房價普遍“跳水”。
  與此同時,維繫著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穩定。從某種意義上講,開發商、購房者和銀行之間,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如果任期房價的迅速下滑,購房人出現零資產、甚至負資產現象,就會有部分業主不再償還銀行的貸款,形成類似於深圳房市的“斷供門”。銀行即便收回房屋,還是要以其他方式重新推向市場。這將增加市場供應量,拉低房價持續下落,形成難以遏制的惡性循環,導致更多人陷入房地產沼澤,從而會危及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穩定態勢。
  最後,關乎開發商的誠信和自身形象。如果房價在短時期內,大幅度縮水,這不僅有損害發商的誠信,更涉及開發商自身形象問題。此外,也涉及社會的和諧與穩定。當前,我國房市正處於十字路口中,住建部兵分幾路密集調研地方樓市,並將意見彙總到國務院高層領導,在這個時間節點,很容易出現各種社會問題與矛盾。從過去來講,這種過度維權的情況在全國不少地方發生過。比如,某地的島城邦業主,是以“斷供”的形式,而某位購房人,揮刀割腕自殘,來對付開發商。雖然,這種行為是孤例,在全國並沒有形成一種氣候,但是,畢竟會影響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文/吳睿鶇  (原標題:房子貶值消費者維權有其合理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j63pjbkq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